恭賀 化學系葉晨聖講座教授

榮獲2024年侯金堆傑出榮譽獎-基礎科學數理類

恭賀鄭芳田名譽講座教授 第四度獲獎

成大青年學者李崇綱、莊雅棠 榮獲國科會 113 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恭賀 本校三位講座教授 榮獲國科會113年度傑出特約研究員

2023至2024 期刊 Impact Factor(IF)>15之論文細目表

恭賀 本校電機系謝旻甫特聘教授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 113 年度「傑出工程教授獎」

113 年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頒獎

表彰研究、產學與人才培育領域傑出學者

2025 為地球奮鬥獎成大榮登亞洲唯一提案大學

提案數再創佳績 持續引領全球永續舞台

RESEARCH DEVELOPMENT

研發動態
研發動態
【產學講座】元宇宙虛實整合 林一平談人工智慧物聯網跨領域應用
文/劉姿佑 圖/蔡育豪
 
未來智慧生活與 AIoT 科技應用密不可分。自主研發物聯網平台「IoTtalk」的知名學者林一平今(22)日受邀至國立成功大學演講。林一平提到,元宇宙就是虛實整合,未來世界很多發展與 AIoT 應用有關,而低碼、無碼是未來趨勢,讓「有創意的人不需要寫程式,只要有智慧應用邏輯觀念就可以把應用寫出來」,非常歡迎非電資領域的學生一起瞭解怎麼透過 AI 工具,幫你既快速又便利的實現你想做的事情。
 
01
自主研發物聯網平台「IoTtalk」的知名學者林一平今(22)日受邀至國立成功大學演講。
 
繼全球再生能源趨勢探討,成大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 4 月 22 日下午在電機系館舉辦第二場產學講座,林一平「以無碼低碼 AIoT 建立元宇宙」為演講主題,分享智慧農業、智慧養殖、智慧校園、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許多日常生活裡的智慧科技應用。舉凡強調體感體驗的 4D 電影院、公用洗衣機什麼時候可以洗完衣服、動物園裡的動物數目管控、菇農預測蕈菇將長成什麼樣子、蜜蜂需不需要補充糖水充飢、異國兩地共演的跨界藝術演出等,林一平表示,這些人工智慧物聯網應用都是組成元宇宙的元素。而每個人對元宇宙的定義不一樣,校園是很大的實驗場域,應提供工具,讓各領域的學生都能發揮創意,讓技術落地應用。
 
林一平是成大電機 72 級校友,談到與成大敏求智慧運算學院的合作契機,林一平說與校長蘇慧貞的智慧校園願景有關。「計算機中心要 AI 化,整個校園要智慧化。而智慧化要有非常優良的資通訊共同管溝。從智慧校園再擴大就是智慧城市。而智慧的一切都從數據來。」
 
02
林一平提到,元宇宙就是虛實整合,未來世界很多發展與 AIoT 應用有關,很歡迎非電資領域的學生一起瞭解。
 
林一平提到,成功大學正在建立跨校區的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的資通訊共同管溝,包括建立全校性的大數據中心及 AI 中心,支援所有學院,讓所有數據皆能跨域勾稽使用,並有強大的彈性運算支援,完備資安及隱私權。而半導體學院是第一批充分利用成大資通訊共同管溝的學院。架構由廣達電腦設計,和科技部國研院國網中心的 AI 雲端平台相容。其中,最重要的基礎平台是廣達人工智慧雲運算整合平台已在成大醫院建置,並擴充到成大校園,供半導體學院使用。
 
低碼(Low-Code)、無碼(No-Code)是講求從使用者需求出發的程式寫作。林一平說,現在每個人都在無碼應用,例如 PowerPoint,使用者不用寫程式就能驅動程式解決問題。因此,資訊人應該考慮要產生什麼系統,讓使用者寫程式的功夫要降到什麼地步。如此,AIoT 應用普及化是未來可期的事情。
 
03
繼再生能源議題,成大半導體學院推出元宇宙、AIoT應用議題。
 
林一平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同時也是成大敏求智慧運算學院講座。研究領域理論與實務兼具,主題包含: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行動計算(Mobile Computing)、系統模擬(System Simulation)。其所發展的「IoTtalk」物聯網系統,已廣泛應用於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慧校園、互動藝術等實際場域。
 
林一平曾發表 5 本原創性專業教科書、340 篇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論文及 200 篇國際會議論文,獲准台、美、中、英、德、法、義、芬蘭等 50 多項專利。教學研究之餘,林一平亦致力推廣國際學術,曾經積極擔任 30 餘個國際學術期刊及會議之編輯或客座編輯。此外,林一平個人興趣多元,喜好藝術、繪畫、寫作,遨遊於科技與人文間自得其樂,著有《閃文集》、《大橋驟雨》。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2-04-22
 

本網站會使用Cookie來協助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及分析流量數據。若您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