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動態
研發文訊
人物專訪
聯絡我們
國立成功大學
成功大學研究發展處
中文
中文
ENGLISH
SEARCH
恭賀本校六位教授
榮獲國科會113年度傑出研究獎
了解更多
恭賀鄭芳田名譽講座教授 第四度獲獎
了解更多
恭賀 化學系葉晨聖講座教授
榮獲2024年侯金堆傑出榮譽獎-基礎科學數理類
了解更多
成大青年學者李崇綱、莊雅棠 榮獲國科會 113 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了解更多
恭賀 本校三位講座教授 榮獲國科會113年度傑出特約研究員
了解更多
恭賀 本校電機系謝旻甫特聘教授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 113 年度「傑出工程教授獎」
了解更多
113 年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頒獎
表彰研究、產學與人才培育領域傑出學者
了解更多
2025 為地球奮鬥獎成大榮登亞洲唯一提案大學
提案數再創佳績 持續引領全球永續舞台
了解更多
RESEARCH
DEVELOPMENT
研發動態
研發動態
成大與新加坡理工大學共探後疫情時代空間設計
成大新聞中心
發布於
2021/08/11
圖、文/成大建築系
國立成功大學與新加坡理工大學(SIT)在2021年首次聯合舉辦線上國際工作坊,探討疫情時代的空間設計策略。學生創意發想提出垂直農場結合機器人採收的概念,把整座建築物立面轉換成如同蔬果的自動販賣機一般,從採收到遞交都是一種可以被觀看的體驗。也有學生提出,未來的購物空間或許會是包廂視聽娛樂室結合商品輸送帶的方式,既能保證社交距離,又可以達到實體商品持續展示的購物體驗。
如同流水線般的購物體驗提案
建築師Ivy Koh介紹新加坡以社交泡泡發展商務型旅遊的策略,透過各種空間與動線上的社交區隔,讓新加坡在疫情時代仍然可以維持必要的商務交流與經濟活動。建築師吳典育分享台灣成大與九典建築師事務所聯合開發的QurE防疫站,介紹建築資訊模型造就循環建材檢疫站的設計與實踐。
立面如同大型蔬果自動販賣機的垂直農場提案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整個世界造成重大衝擊,建築相關領域也因此開始思考,空間專業是否能產生對應策略,甚至重新設計生活空間,協助大家對疫情能有更好的防範、共存、甚是終結,提出空間防疫的創新可能與服務策略。成大建築系沈揚庭老師與新加坡理工大學錢思程老師跨國線上交流,以「後疫情世界的創新建築與空間設計」作為主題,舉辦國際工作營,邀請台灣建築師吳典育與新加坡建築師Ivy Koh擔任開場演講人,分享台灣與新加坡兩國在疫情當下所作的空間佈署。
學生自主透過各種介面與工具進行分組的腦力激盪交流
學生以雙方混編分組的方式進行腦力激盪與情境設計,並完成方案策略的簡報。全程採用線上英文交流,學生在線上聊天室透過各種的介面與工具進行高強度的討論,討論甚至比平時上課熱烈。學生提案發表採用Pecha Kucha 20x20的模式,也就是每組僅使用20張投影片,每張投影片只能簡報20秒的高強度模式(即共6分40秒的演講時間),目的在保證演講內容的簡潔和快節奏的演講形式。成大建築系副教授沈揚庭認為,這種簡潔的發表模式效果好,促使學生更精煉自己的想法,以快節奏讓聽者保持專注力,可謂雙贏。
國立成功大學與新加坡理工大學(SIT)合辦國際工作坊
錢思程表示,新加坡理工大學非常鼓勵老師進行國際交流,同時也有配套的行政系統作為老師在跨國交流時的後勤支援,老師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專注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工作坊結束後,雙邊系所也聯合授予參與學生電子證書,為疫情時代的跨國學習與交流留下最好的證明。未來兩校系所也將持續進行雙邊的國際交流。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1-08-11
上一則:
成大主辦「2021年UFO高等教育前瞻研討會」前瞻人社領域趨勢
下一則:
成大UR大學部研究活動 線上360度環景導覽
回列表頁
TOP
本網站會使用Cookie來協助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及分析流量數據。若您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