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動態
研發文訊
人物專訪
聯絡我們
國立成功大學
成功大學研究發展處
中文
中文
ENGLISH
SEARCH
恭賀 化學系葉晨聖講座教授
榮獲2024年侯金堆傑出榮譽獎-基礎科學數理類
了解更多
恭賀鄭芳田名譽講座教授 第四度獲獎
了解更多
成大青年學者李崇綱、莊雅棠 榮獲國科會 113 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了解更多
恭賀 本校三位講座教授 榮獲國科會113年度傑出特約研究員
了解更多
2023至2024 期刊 Impact Factor(IF)>15之論文細目表
了解更多
恭賀 本校電機系謝旻甫特聘教授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 113 年度「傑出工程教授獎」
了解更多
113 年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頒獎
表彰研究、產學與人才培育領域傑出學者
了解更多
2025 為地球奮鬥獎成大榮登亞洲唯一提案大學
提案數再創佳績 持續引領全球永續舞台
了解更多
RESEARCH
DEVELOPMENT
研發動態
研發動態
2023 國科會「未來科技獎」成大獲獎 13 件全國最多
成大新聞中心
發布於
2023/03/06
文、圖/成大新聞中心
2023 國科會「未來科技獎」獲獎名單出爐,今年通過評選總件數 80 件當中,國立成功大學獲得 13 件為全國最多,奪得歷年來參加評選的最佳成績。
「未來科技獎」邁入第 7 年,廣徵受國科會、中研院、教育部及衛福部補助的學研計劃成果報名。在今年逾 500 件的指標技術中,分為「淨零科技」、「AIoT 智慧應用」、「生技新藥與醫材」、「人文科技」4 大領域,經過初、複審的評審意見交流,最後評選出 80 件關鍵指標技術。
國科會指出,延續過往未來科技獎在「科學突破性」與「產業應用性」兩大審查標準,今年所選出的獲獎技術,不論是技術發展或商業價值,都深具創新與前景,更有拓展至國際市場的潛力。後續也將結合展會效益,帶動產學成果的技術交流,搭建起學研與產業、本土與國際的合作橋樑。
成大獲選的 13 件計劃涵蓋上述 4 大領域,教授專注於本身研究,例如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鍾昇恆副教授研究「新穎鍍鎳硫粉儲能材料於高能量密度商用電池」。電機系梁從主特聘教授「30 kVA 具電網形成技術之儲能換流器」。統計學系李政德教授「圖機器學習之對抗式個資隱私攻防」。電機工程學系王振興特聘教授「次世代運動體驗-智聯羽球場館解決方案」。
醫學方面有醫學系外科臨床副教授薛元毓「周邊神經肌肉系統植入式電刺激治療平台之開發」。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黃溫雅教授「B 型肝炎病毒新穎指標檢測平台開發與臨床治療應用」。生物醫學工程學系黃執中教授「超高解析度超音波向量血流造影技術」。內科教授林錫璋、臨床副教授莊喬雄、成大醫院主治醫師姜學謙、陳柏潤合作「胃腸道止血粉末及其輸送器材系統」。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蔡宗霖兼任助理教授、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吳炳慶副教授及成大醫院腫瘤醫學部腫瘤內科吳尚殷主治醫師合作「新穎式奈米複合粒子 FFP 於奈米放射免疫療法的應用及開發」。
更有不少跨域結晶,例如建築學系沈揚庭副教授、資訊工程學系連震杰教授、土木工程學系劉光晏副教授跨域合作「基於電腦視覺的自動化焊接人機協作系統」。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副教授許觀達、成大醫院何宗憲醫師、電機工程學系張天豪教授、微奈米科技組蔡田畯、蔡佩珊博士等合作「多重條碼微珠平台並應用於血清學檢測」。電機工程學系李順裕、成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儒逸、工業設計學系謝孟達教授、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黃春融教授、生物醫學工程學系陳芃婷教授合作「應用於心臟疾病診斷之無線生理檢測晶片系統與平台」。
也有跨校合作的例子,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林士剛教授及謝克昌研究教授、東華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紀渥德教授跨校合作「以氫代碳:富氫高爐數位孿生系統」。
更多資訊
2023
國科會「未來科技獎」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3-09-06
上一則:
成大3位青年學者 榮獲112年度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下一則:
成大跨領域團隊以 AI 服務銀髮族創意獲內政部「2023 年資料創新應用競賽」第三名佳績
回列表頁
TOP
本網站會使用Cookie來協助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及分析流量數據。若您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
我知道了